急性呼吸衰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呼吸康复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初期发病症状不能忽视 http://www.tlmymy.com/bdfbk/bdfjc/m/1586.html

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不断增高,重症呼吸系统疾病随之增加。国内呼吸、重症、康复等领域资深专家共同从康复医学、康复治疗、康复护理三个主要方面系统地介绍重症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和康复流程及具体治疗方法,形成《中国呼吸重症康复治疗技术专家共识》。呼吸系统疾病康复治疗可促进呼吸道分泌物引流,改善呼吸模式,增加呼吸肌肌力和耐力,减轻紧张和焦虑等心理情绪,最后达到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不同程度的恢复。

常见的呼吸康复方法

训练处方的制定原则:

①功能性超负荷原则:制定呼吸肌训练处方,吸气肌训练负荷应设置在30%个人最大吸气压,训练频率为1~2次/天,5~7天/周,并连续2周以上。

②训练方式特异性原则:制定力量训练型处方,考虑个体化训练,方案是中等强度负荷-中等收缩速度的处方。

③重复性原则:吸气肌训练可以通过长期持续的锻炼达到预期的最佳功能状态。

呼吸肌训练内容:建议训练频率是1~2次/天,20~30分钟/天,3~5次/周,持续6周。一般而言,训练肌力的原则是高强度低次数的运动,耐力训练的原则为低强度多次数(见表1),训练方案包括肌力和耐力的训练。

运动训练:早期训练可缩短重症监护和住院时间,减少再入院次数、机械通气时间、有害卧床天数和不良事件。

①安全性指标:危重患者运动训练需要评估患者早期活动的安全性,提出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及其他因素这4个主要安全性项目来做运动决策,有助于识别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②运动训练的方式及强度:早期活动的时间、剂量和频率没有固定模式,根据患者情况,在严密监测的基础上,建议对无禁忌证的危重患者尽早进行训练。

③运动训练中的监测:在运动过程中都要监测呼吸机各参数。

一、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病人每2~4h定时进行数次随意的深呼吸,在吸气终了屏气片刻然后爆发性咳嗽,促使分泌物从远端气道随气流移向大气道。

二、胸部叩击:方法为五指并拢,向掌心微弯曲,呈空心掌,腕部放松,迅速而规律地叩击胸部痰液聚集肺叶。从肺底到肺尖、从肺外侧到内侧,每一叶叩击1~3分钟。叩击同时鼓励病人作深呼吸和咳嗽、咳痰。叩击时间15~20分钟为宜,每日2~3次,餐前进行。

胸廓放松性训练

通过对患者徒手肋间肌松术、胸廓松动术等维持和改善胸廓的活动度。

方法:肋间肌动松术;胸廓松动术;胸廓辅助法:下部胸廓辅助法、上部胸廓辅助法、一侧胸廓辅助法;胸部放松法:包括放松训练和体位,放松训练常用的有Jacbson’progressiverelaxation,常在仰卧位进行。①目的:维持和改善胸廓弹性;改善呼吸肌顺应性;减轻疼痛;减轻精神和机体紧张;减少残气量,提高通气效率,降低呼吸运动能耗。

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患者情况,灵活选择:

(1)咳嗽:咳嗽技巧的指导及辅助咳嗽,对患者咳嗽的有效性起到关键作用。

①咳嗽技巧:控制咳嗽法、连续三次咳嗽。

②辅助咳嗽:Heimlich手法、前胸壁压迫法。

(2)体位引流:将患者摆在支气管出口垂直朝下的体位,使各大支气管中的痰液移动到中心气道,排出体外。

(3)主动循环呼吸技术:可有效帮助体能较差,或有气道狭窄的患者排痰,主要由呼吸控制(BreathingControl),深呼吸(DeepBreathing)和用力呼气技术(Huff-ing)组成。

(4)振动排痰:通过振动,使胸壁产生机械性振动,震动气道,使得附着在气道内的分泌物脱落。

三、缩唇呼吸:缩唇呼气增加气道外口段阻力,可防止气道过早闭合。教会病有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嘴唇缩成吹笛状,气体经缩窄的嘴唇缓慢呼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吸气与呼气之比为1:2或1:3。

四、腹式呼吸锻炼:作深而缓慢的腹式呼吸,使呼吸阻力减低,潮气量增大,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改善(正常0.8)。同时通过腹肌主动的舒张与收缩可加强膈肌运动,提高通气量,减少氧耗量,从而减轻呼吸困难,提高活动耐力。方法:病人取立位或坐位,一手放于腹部,一手放于胸部。吸气时尽力挺腹,胸部不动;呼气时腹部内陷,尽量将气呼出。每分钟呼吸7~8次,每次10~30分钟,每日锻炼2次,掌握腹式呼吸后,应将缩唇呼吸融于其中,能有效增加呼吸运动的力量和效率,调动通气的潜力。


  五、呼吸操练习:以缩唇呼气配合肢体动作为主,吸气用鼻,呼气有嘴。第一节双手上举吸气,放下呼气,10~20次;第二节双手放于身体侧面,交替沿体侧上移下滑,上移吸气,下滑呼气,10~20次;第三节双肘屈曲握拳,交替向斜前方击拳,出拳吸气,还原呼气,10~20次;第四节双腿交替抬起,屈膝90°,抬起吸气,放下呼气;第五节吹悬挂的小纸球训练。

吞咽训练:吞咽训练包括基础训练和治疗性进食训练。

(1)基础训练,是针对与摄食-吞咽活动有关的器官进行训练,适用于从轻到重度的吞咽困难患者。常用的基础训练方法包括头颈控制训练、口唇运动、颊肌运动、咀嚼训练、舌体运动训练、软腭训练、喉部运动、口腔感知训练、咳嗽训练、呼吸训练。

(2)治疗性进食训练,是摄食-吞咽训练的最后程序。

具体包括:

①体位:一般采取床头抬高45°~60°的半坐卧位,头部稍前屈,偏瘫侧肩部以枕或衣物垫起,护理人员站立或坐于患者健侧。

②食物的形态:选择比较柔软、性状较一致、黏度适中、不易松散、易通过口腔和咽部、不易粘在黏膜上的食物。

③食物的位置及量:把食物放置在口腔内最能感受到食物的部位,最佳位置是健侧舌后部或颊部,利于食物吞咽。一般从少量开始,1~2ml,后酌情增加。摄食时应注意进食速度,避免2次食物重叠入口。

④进食习惯及环境:尽可能培养患者采用直立坐位的进食习惯,保持在安静环境下进食,减少进餐时讲话,以免影响吞咽过程。

⑤吞咽方法:根据患者个人情况,选择适合的吞咽方法:空吞咽与交替吞咽、侧方吞咽、用力吞咽、点头样吞咽。

(3)其他配合吞咽训练治疗:

①物理治疗:可应用肌电图生物反馈疗法、低中频电疗法、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等。

②针灸治疗。

脱机训练:早期脱机训练可增加脱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临床脱机流程如下:

①患者一般状况评估:患者呼衰的病因已解决或改善、充分氧合、合理的pH,血流动力学稳定,自主呼吸能力较好及良好的气道保护能力。

②脱机训练方法:一般用自主呼吸实验(SBT)评估患者自主呼吸能力,常用SBT方法分为:T-管法、持续气道正压(CPAP)法、低水平压力支持通气(PSV)法:压力支持水平5~8cmH2O或采用导管补偿(TC)通气。对于机械通气超过24小时的患者,初始SBT建议用PSV法(5~8cmH2O),PSV法可提高脱机成功率,减少死亡率。

③脱机训练时间:SBT时间通常为30~分钟,但要根据患者情况,如:COPD患者可持续2小时,心力衰竭患者30分钟,肺炎患者30分钟等。在SBT过程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呼吸形式的变化。

④脱机训练失败指征及处理:脱机失败指征:SpO2<90%;心率>次/分钟或者增加超过20%;呼吸频率>35次/分钟;明显的精神状态恶化(焦虑、嗜睡、昏迷);主观感觉不适;出汗、呼吸困难、反常呼吸。一旦患者出现上述表现,应立即终止脱机,积极寻找原因,等患者稳定后可再评估。再次SBT需与前次间隔24小时,重复直至脱机。脱机训练,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综合评估患者对改善预后有意义。

心理治疗:①支持性心理治疗:从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态出发,用理解、同情、共情等方法,与患者及其家属形成同盟,针对患者的心理和情绪问题寻找解决方法,提高患者自尊和自信减轻焦虑改善症状。

②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利用生物反馈治疗仪帮助患者有意识地控制全身不同部位的肌肉由紧张到松弛的过程,1次/天,15~25分钟/次。

③认知行为疗法:由心理治疗师帮助患者认识产生痛苦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改变错误认知,打破思维恶性循环,按照医生的指导配合治疗。由治疗师采用强化疗法或系统脱敏疗法帮助患者矫正异常行为,建立新的反射模式。

音乐治疗:针对重症呼吸疾病患者,通过音乐媒介给予运动音乐呼吸训练、音乐引导想象等,达到改善情绪、增强肺和免疫功能、调节自主神经、缓解疼痛。

康复常用音乐治疗方法:

①乐器法:是通过在以乐器作为主导的活动进行过程中,达到驱动各项能力的目的。

②歌曲法:歌曲聆听,歌曲讨论,歌曲矫正。

③音乐聆听想象法:分为自发性想象与引导性联想。

④音乐运动法:利用乐器可以进行手功能训练,利用音乐的时空特性训练患者定向力。

 

家庭氧疗:缓解期氧分压在7.33kPa(55mmHg)以下,尤其是合并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或顽固性右心衰者应坚持家庭氧疗。氧疗能使低氧血症病人提高活动强度,扩大活动范围,增加运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采用鼻导管或鼻塞吸入,氧流量1~2升/分,浓度24~30%,昼夜持续>16小时。

耐寒锻炼:当寒冷刺激时,鼻黏膜血管收缩,血流减少,营养和氧气供应不足,新陈代谢率降低,细菌、病*等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心脑血管收缩,轻者头痛、头晕,重者脑血管破裂、堵塞,发生脑溢血和脑血栓,且心绞痛发作频繁,乃至心梗。人们对冷的反应一般以加衣盖被御寒,这是被动,积极主动的办法,应尽早进行耐寒或冷适应锻炼,增加人体抵御寒冷功能,提高身体素质,以便在秋冬季节战胜寒冷,保护自己。耐寒锻炼适用于所有健康人群和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

黔康在线是一个开放性康复教育信息共享平台,是为康复医学人员、患者及家属提供学习交流指导的一个网络生态系统。传播康复正能量、分享治疗新技术及更多康复信息,促进康复治疗师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