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衰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秋冬季呼吸疾病高峰,预防老年性慢阻肺措施 [复制链接]

1#

秋冬季节天气转凉,气候更加干燥,加上雾霾横行,各种呼吸道疾病高发,即使我们戴着口罩也无法避免。对于老年人来说,特别是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的人群来说,也进入了一年中最难熬的季节。

慢阻肺是一种逐渐削弱患者呼吸功能的破坏性慢性肺部疾病,被称为呼吸道疾病中最“不动声色”的隐形杀手。它虽然姓“慢”,患病人群却增长得很“快”,已成为我们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

曾在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13.7%,患者数量已经达到约1亿人,成为仅次于高血压、糖尿病的中国第三大常见慢性病。

什么是慢阻肺?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呼吸道由于各种非特异性慢性炎症使得气流通过时受到限制,这种限制部分可以逆转;而这种气流受限主要存在于呼气时,也就是呼气困难,导致气体在肺泡内残余量多,使肺泡出现持久的扩张,久而久之形成阻塞性肺气肿。

但当气流受限不能完全逆转,病情逐渐加重,就会患上慢阻肺。

引发慢阻肺的危险因素?

1、吸烟是重要的发病因素,其造成呼吸道纤毛变短、不规则、运动受限,减弱呼吸道的清洁功能;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净化能力减弱;造成支气管痉挛、氧自由基增多等;

2、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如室外工作者,工作环境大量粉尘;或其他特殊职业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

3、大气污染:无形之中我们吸入的污染的空气会对支气管黏膜造成损伤;

4、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等,是慢阻肺发生和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

5、老年人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

6、生活环境卫生条件差、营养缺乏、遗传因素等等。

慢阻肺的临床表现

?慢性咳嗽。随病程发展可终身不愈,常晨间咳嗽明显,夜间有阵咳或排痰。

?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气短或呼吸困难。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生活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

?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

?晚期患者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

一般以咳嗽、咳痰为主,慢性咳嗽是最早出现的症状,清晨明显,甚至在劳动后出现起床、气短的症状,还会呼吸困难,偶尔痰中带血丝等慢性病表现。

在疾病早期,慢阻肺的症状非常隐匿,通常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活动后气喘,容易被认为是感冒咳嗽经久不愈,或者人老了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而错过最佳诊疗时机。

慢阻肺进展后果严重

●呼吸衰竭:随着病情发展,肺功能失调,诱发呼吸衰竭;

●心衰:慢阻肺可引起低氧血症,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造成心肌缺氧,诱发心衰;

●睡眠呼吸障碍:肺通气稍微降低,睡眠质量下降,严重则甚至猝死。

如何预防慢阻肺?

①戒烟、远离污染区

减少二手烟、三手烟的接触,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此,我们一定要戒烟。同时,要远离空气污染气,保持每日通风30分钟以上,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②戴好口罩、勤洗手

我们出门要继续戴好口罩,勤洗手,积极防治呼吸道感染,在秋冬积极根据自身情况咨询医生调理好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一旦发生咽喉疼痛、咳嗽等,要积极就医治疗。

③加强锻炼

加强呼吸功能锻炼,无论是哪个阶段的人群,保持良好的肺功能才能有良好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可以通过呼吸瑜伽、呼吸操、深慢腹式呼吸功能锻炼,甚至唱歌、吹口哨、吹笛子等方式进行肺功能锻炼。

④注意保暖

在忽冷忽热的季节交替时,避免因寒冷导致正常人和慢阻肺患者出现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以免发生不好的进展。

⑤已病防变

当出现咳嗽、鼻塞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后,谨遵医嘱服药,按时复诊,不可拖延耽误病情。

⑥中医药方式提前干预

本身体质较弱者,或者过去几年在秋冬容易感冒发病的人群,应该提早找专业的中医生辨证论治后,提前干预治疗,可以防止慢阻肺的发生及复发,如入冬前贴敷、服用膏方、针灸治疗慢性劳损等疾病。

当患有慢阻肺时,我们不必要太过于恐慌,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增强体质,在医生的吩咐下按时服药,积极防范,防止疾病急性发作或反复复发,这样也可有效的保证我们的生活质量。防患于未然最重要,特别是老年人,更需注意,一旦出现病情苗头,及时就医制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