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正月十三,在山东平阴县的翟庄村,村民们用放河灯的方式祈福,村民们系上红色礼巾,将一盏盏河灯小心翼翼地放入黄河水中,河灯静静地在河上漂游着,在黄河水的映衬下,五颜六色的河灯更显美丽。
大家相互接力将一盏盏河灯传递到黄河岸边,由村里德高望重的族长小心翼翼的将灯放入黄河水中。
在河灯制作材料的选用上,全部采用生态环保的粮食和蔬菜作为主要原料,托盘是用粉皮做的,荷花是用面皮和萝卜雕刻而成,燃料是猪油。河灯入河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岸边的人们纷纷祈福祝愿,一盏盏河灯满载着大家对美好生活的祝福缓缓流向远方。放河灯不仅传承中国民间彩灯艺术,而且也是凝心聚力的重要文化载体,人们也在一盏盏河灯的投放中留住了浓浓的乡愁。人们在河边放荷花灯祈福祈盼国运昌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吉祥。
据平阴县榆山街道翟庄村党支部书记翟立春介绍,翟庄村放河灯活动历时悠久,自清代开始就有此项习俗,到现在已经一百多年了。翟庄村以前有一个渡口,延续至上世纪初,翟庄有浮桥。那时候村里的船,下至泺口,上至河南,船工每年在冰化了以后,正月十五家里老少端着盘子,里面有水饺、元宝、香,到河边上磕个头,祭河神,祭河神的目的就是叫船工高高兴兴的出河,安安全全的回家。
山东省平阴县翟庄村首届黄河河灯艺术节,村里男女老少齐上阵,敲锣打鼓,表演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扭秧歌、打花棍、跑毛驴等民间扮玩节目。为现场的观众献上了一场场独具民俗文化特色的“视觉盛宴”。
(作者:秦笃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