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台市场的前世今生
仲夏时节,潞州区英雄台小商品市场更加热闹起来,商品琳琅满目,人流如织。作为我市颇负盛名的地标建筑之一,数十年来,英雄台始终是商家聚集、商品集散、商业繁华之地。这里在70多年的时间里所承载和传扬的历史荣光,已成为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在源源不断地滋养和鼓舞着我们。
年12月2日,太行区党委、太行行署和太行军区在这里举行第二届群英会,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太行行署主任李一清、太行军区副政委王维纲和太行区党委书记李雪峰、组织部长赖若愚等出席开幕式。大会选出边区英雄模范名,并在莲花池、农校等地开办了时事、民兵战绩、翻身、生产4个展览馆,用绘画、图表、实物、模型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太行区万军民的辉煌成就。
当天,来自四面八方的群众到会祝贺。他们有的牵着肥羊,有的抱着母鸡,有的抬着自己生产的毛巾、毛毯、毛衣、线袜、纸烟、肥皂、皮手套等物品,扭着秧歌,踩着高跷,敲锣打鼓,喜气洋洋。大会盛况空前,为永久纪念,群英荟萃的大会主会场主席台被命名为“英雄台”,长治当时最繁华的街道“卫前街”改名为“英雄街”。
英雄城里出英雄。继第二届群英会表彰的石寸金、李顺达、李马保等一代英雄人物之后,长治又涌现出了丰产英雄郭玉恩、太行英雄申纪兰、优秀矿长许传珩、矿山铁人郝晓明等一批时代先锋。20世纪50年代,4枚“金星”奖章就有2枚被长治人获得。全国唯一的第一至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经历了国家70多年的风风雨雨、沧桑巨变,始终保持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革命本色。人民的好医生赵雪芳,年从山西医学院毕业医院,一干就是30多年,她用精湛的医术为上万名患者解除了病痛,被授予全国第一枚“白求恩奖章”。
还有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牛何松,凭着一股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带领壶关县桥上乡后脑村的乡亲们修成了几代人想修而不敢修的路,将荒山陡坡变成了旅游步道。
……
从太行区第二届群英会召开至今,一代又一代长治人始终固守着这种英雄主义情结,满腔热血投身各项事业建设,让长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个体工商户赵二存从英雄台集贸市场成立时就在这里卖百货。“现在广场的雕像这里就是曾经为开大会搭建的主席台,年6月英雄台集贸市场建立时,设有10个货棚,就是用砖头垒起来上面放个水泥预制板,一人一米的台面。年市场正式营业,年英雄台市场的商品成交额占到全市集市贸易额的10%。”
年,潞州区对英雄台进行了整体升级改造。从英雄台到英雄路,高楼林立、绿树成荫、商贾云集,这里仍然是长治市区最繁华、最具时代气息的一条经济动脉。“升级改造后的英雄台市场在保留原有业态基础的同时,突出文化、传承等功能,成立了英中街道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了红色加油站、红色文化长廊,就是为了传承英雄事迹,学英雄、做英雄。”潞州区英雄中路街道的工作人员崔雨介绍说。
变的是商业模式,不变的是英雄精神。从20世纪80年代的小货棚,到今天的集批发、零售、餐饮、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综合休闲广场,英雄台见证了长治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快速发展。
时光荏苒,重新翻看那段群英会历史,让我们更真切地体会到:英雄路、英雄台这样具有典型时代特色的名字,已成为凝结长治人英雄情怀的音符,奏响高质量转型发展最强音。
文/长治日报记者王雨苗
特约记者李倩涛
本文来源:长治日报